近日小編看到一則消息,一家1997年開的弄堂小吃"耳光餛飩"在有一定知名度之后,2016年卻發現"耳光餛飩"已被他人注冊了商標。并且注冊者還使用“耳光餛飩”進行招商加盟。
在原商家起訴后,最終法院判定:“搶注”他人已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一審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仿冒等行為, 賠償原告經濟損失與合理費用200萬元。被告不服一審判決,向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上訴。
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審理認為,盡管耳光餛飩是曾是路邊小吃,但不能因未注冊商標就否定其相關權益。故而,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從上訴事件我們看到被告搶注了“耳光餛飩”的商標,那么什么是商標搶注呢?商標搶注有哪些形式呢?
商標搶注的形式:(更多商標詳情可查看商標注冊申請)
1、搶注未注冊商標
其他人或企業在市場中已經享有一定名聲的品牌,被搶注者率先注冊成商標,“耳光餛飩”就是這一案例。
2、搶注已注冊商標
商標注冊分為國內商標和國外商標,它決定了該商標能在哪些地區獲得保護,但除了這些地區外的其他地方是無法獲得保護的,因此給了搶注者機會。
3、搶注馳名商標
搶注馳名商標更復雜。馳名商標在他國或地區被他人搶先注冊后,該馳名商標的原所有人的商標專用權能否在該國或地區獲得保護,讓搶注者有機可乘。
4、搶注其他在先商標權利
一些人會利用法律空白惡意登記了其他權利,如將他人設計專利或著作權注冊成商標,這也屬于商標搶注的一種行為。
以上就是有關商標搶注的形式有哪些的相關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