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搶注一詞的含義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商標搶注的對象基本上限于未注冊商標;現階段商標搶注的內涵有了進一步的擴展,將他人已為公眾熟知的商標或馳名商標在非類似商品或服務上申請注冊的行為,也屬于搶注。進而,將他人的創新設計、外觀設計專利、企業名稱和字號、著作權等其他在先權利作為商標申請注冊的行為,也應視為商標搶注。
目前有關商標搶注的事情,網絡上眾說紛紜。因為有些網絡熱詞被搶注商標,多少會令發明它的網友們產生創意被“剽竊”、被“霸占”的感受。所以,眾人才會指責搶注者。那么如果搶注商標搶注的不是網絡熱詞,而是搶注企業的核心商標,可能會遇到哪些風險呢?(推薦閱讀:網絡熱詞“雞娃”被搶注商標,商標搶注的應對辦法?)
商標注冊申請,適用“申請在先”和“使用在先”原則,簡單說,用一商標,越早提出申請,越可能被核準。因此,很多人或機構就“熱衷”于商標搶注,有的是正當權利保護,有的涉嫌惡意搶注。比如,搶注類似知名人物名稱就是惡意搶注。
“這種行為并不可取。”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其商標注冊申請可能不予核準,而且一旦被認定構成惡意搶注,還面臨處罰的風險,屬于“火中取栗”,另一方面,對于此類公益性知名人物名稱,惡意搶注本身也會遭致社會或公眾反感,對相關申請主體也是“得不償失”。
商標被搶注后的風險有哪些?
1、商標被搶注后,想要注冊回來,就會牽扯到法律官司。
2、商標被別人搶注成功后,商標的使用權就歸注冊人持有。原來的品牌名就不得再使用。
3、商標被別人搶注成功后,會對自己現有的品牌影響力照成一定的損失。
4、商標被別人搶注成功后,會降低商標的品牌價值。
以上就是有關搶注知名企業核心商標,可能會有哪些風險的知識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