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微信推出語音轉文字功能時引起大量用戶的稱贊,小編我也是非常喜愛!然而,該功能對于部分用戶卻沒那么友好,比如廣東人發一句“雷猴啊”,微信可能就沒辦法準確轉換成文字了。
但是,重點來了!!!
9月18日,騰訊微信團隊官方在微博上正式宣布,即將上線粵語語音識別轉文字功能。該功能不僅能識別粵語語音,還能自動轉化生僻字,讓粵語區的用戶交流起來更加方便。
按照騰訊微信團隊的說法,該功能目前僅支持廣東地區用戶使用,廣西粵語區的用戶暫時無法使用。根據小雷實測,該功能目前并沒有全面實裝,應該還是處在灰度測試階段,建議沒有開啟這個功能的用戶不要著急。
粵語,又稱廣東話、白話,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方言,在廣東地區,廣西東南部、香港、澳門以及海外華人社區廣泛流行,全球將近有1.2億人口使用粵語。眾所周知,我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國,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習俗。文化和方言,正式相互包容讓我們攜手走到今天。
其實,早在2018年,微信就已經支持英語、粵語的語音輸入了,用戶可以在語音輸入時自由選擇英語或者粵語,輸出結果會即時呈現。這說明在2018年的時候,微信就已經開始著手粵語語音識別相關技術的研究了。
對于這個功能,網友大部分都表示好評。有的用戶表示真的很方便,也有其他地區用戶表示什么時候才能輪到其他方言語音的實裝。要知道,因為早年教育普及程度不高的緣故,很多用戶家里長輩都不會使用輸入法,經常會在交流的時候出現一大片預約消息,語音識別轉文字功能基本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讓溝通更加輕松。
不得不說,微信對廣東地區用戶確實是“真愛”了。
希望未來微信在注重娛樂化的同時也能進一步完善其主功能,推出更多人性化服務,提升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