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域名購買里面有很多文化,很多玩域名的老手都知道,但是很多新手域名購買時都會出一些問題,今天聚名網就域名購買的一些細節給大家一些建議吧!
1、拼音一定要過關
雙拼域名應該是建站或投資最受歡迎的品種了,但注冊或購買雙拼域名時,一定要確定拼音的正確性。由于各地方言對某些聲母或韻母的“音變”,使得某些拼音域名傻傻分不清誰是李逵誰是李鬼!本人投資域名時分外注意這個問題,卻仍有差錯出現。其中較易混淆的有“guo”與“gou”、“hua”與“huai”、“wen”與“weng”等,曾有位南方朋友混淆過“蝴蝶”的拼音,錯以為是“fudie”,我本人也曾混淆過“穩贏”的拼音,錯以為是“wengying”。一旦發生錯誤,便是金錢的損失,此處必要慎重。尤其是賣域名的人,常常會故意在域名說明處進行“解釋誤導”,使得買家的第一印象受影響,極其容易輕信。當然,這是一種惡性循環,誰也不想讓一個分文不值的“李鬼”落在自己手里,就想方設法的坑下一個糊涂人,下一個糊涂人再坑下一個……
2、一定要區分IDN域名
就是非英文域名,國際化域名IDNs (Internationalized Domain Names)也稱多語種域名,是指非英語國家為推廣本國語言的域名系統的一個總稱,例如含有日文的為日文域名,含有中文的域名為中文域名。交易此類域名時請務必注意識別。別有用心的人,會借助某些中文字符與英文字母外觀的相似性這一特點,來注冊一些山寨域名。比如我們稱之為豎的“丨”,就和英文字母“L”極易混淆;還有“丅”(上下的“下”的意思),和英文字母“T”極為相似。購買域名時一定要注意區分由這些山寨字符組成的“假拼音”域名。
?
?
3、打包交易時一個都不能少
在某些交易平臺,打包交易域名時,標題會顯示主要域名。當再次編輯所打包域名后,標題不產生變化。這是什么意思呢?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某人有一個價值500元的域名,和十個分文不值的域名。打包一起出售,售價200元。然后上架后他馬上再做修改,撤下那個價值500元的域名。這樣子,別人看到的標題或其他預覽部分仍然顯示有那個價值500元的域名,就會有人覺得便宜出價購買。買到手后才發現,全是垃圾,好域名早已經被抽走了。所以,我們想要出價“打包在售”的域名時,一定要逐項展開,確認一個都不能少后再慎重交易!
4、過期時間
這個很簡單,就是有些域名快要過期了,買過來還要立馬續費。這個就要把售價和續費價格加在一起和預期價值做比較了。
5、提防黑米
就是“不干凈”的域名,包括但不限于盜來的、騙來的等。也有一些是因為有過“敏感”或“極端”不法內容的建站史等個別原因,被工信部或搜索引擎列入黑名單的。這就要求我們購買域名時,多查查域名whois,多了解下域名的歷史,最重要的是,別貪小便宜。
6、勿在小平臺交易大米
由于如今的IDC代理門檻極低,導致許多個人,有注冊管理域名的網站平臺。在自己的平臺上,具有一定的管理員操作權。也就是說,他能隨時“霸占”在他平臺上的域名。這種行為一般是會受到上級處罰的,而且行為的性質也屬于盜竊,肇事者會承擔嚴重后果。但還請防患于未然,涉及大金額的域名交易,一定要發生在正規的平臺上。
7、請勿輕信二級域名
購買二級域名的人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為了主域的知名度和流量,一種是剛接觸域名舍不得花錢的小白。購買、使用二級域名可以說是“毫無權限”,若無特殊情況,完全沒必要蹋這趟渾水!在這里也奉勸一下小白,現在新后綴那么多,還經常做活動,三塊五塊的就能注冊一年,完全沒必要再在二級域名、免費域名上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