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ii碼全稱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是美國信息交流標準代碼是基于拉丁字母的一套電腦編碼系統,ASCII第一次以規范標準的類型發表是在1967年,最后一次更新則是在1986年,到目前為止共定義了128個字符。
關于ascii碼表達方式
ASCII 碼使用指定的7 位或8 位二進制數組合來表示128 或256 種可能的字符。標準ASCII 碼也叫基礎ASCII碼,使用7 位二進制數(剩下的1位二進制為0)來表示所有的大寫和小寫字母,數字0 到9、標點符號,以及在美式英語中使用的特殊控制字符 。其中:
0~31及127(共33個)是控制字符或通信專用字符(其余為可顯示字符)
如控制符:LF(換行)、CR(回車)、FF(換頁)、DEL(刪除)、BS(退格)、BEL(響鈴)等;
通信專用字符:SOH(文頭)、EOT(文尾)、ACK(確認)等;
ASCII值為8、9、10 和13 分別轉換為退格、制表、換行和回車字符。它們并沒有特定的圖形顯示,但會依不同的應用程序,而對文本顯示有不同的影響 。
32~126(共95個)是字符(32是空格),其中48~57為0到9十個阿拉伯數字。
65~90為26個大寫英文字母,97~122號為26個小寫英文字母,其余為一些標點符號、運算符號等。
以上就是什么是ascii碼,有啥用?的相關內容。